气体溶解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

气体溶解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

气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,某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***量。通常用 1 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气体体积数来表示。在 0℃和 101.3kPa 条件下,1 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.049 体积的氧气。

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温度:温度升高,气体溶解度减小。这是因为温度升高,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,分子间的距离增大,从而使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。夏天天气炎热,水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,而冬天水温较低,水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高。

压强:压强增大,气体溶解度增大。这是因为压强增大,气体分子在溶剂中的碰撞频率增加,从而使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。打开汽水瓶盖,瓶内压强减小,溶解在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,产生大量气泡。

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,对于理解气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
SEO 关键词:[气体溶解度,定义,影响因素,温度,压强

SEO 描述:[本文详细介绍了气体溶解度的定义,即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***量,并用 1 体积溶剂中溶解的气体体积数表示。同时阐述了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两个主要因素,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,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,并分别举例说明。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气体溶解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
本文地址:http://52zhongzhuan.com/show-19375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诗界网络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诗界网络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