铃蟾的特点

铃蟾的特点

以下是关于铃蟾的特点的介绍

1、形态特点

铃蟾背部的皮肤非常粗糙,人们用肉眼就能直观地观察到铃蟾皮肤上凹凸不平的疣粒,但铃蟾的外形并不像多数蟾蜍一样肥大,而是略显瘦小。铃蟾吻端圆而高,瞳孔呈心形或圆形,而铃蟾蝌蚪口部周围有唇乳突,口内的角质齿由2行-3行小齿组成。铃蟾背部的颜色非常鲜艳,但腹部的颜色更为醒目,为橘红色或橘黄与黑色相间,足部则呈橘红色。

2、生活习性特点

铃蟾喜欢栖息在山溪和沼泽附近,这些地区是它们平时觅食的场所。繁殖季节,成群的铃蟾会进入水塘或泥坑,并将卵产在溪水中的石头下或是直接将卵产在泥塘内。卵群成串地悬于水内枯枝或水草上,有的则单粒沉于水底。

3、繁殖特点

铃蟾在繁殖季节进入水塘蟾蜍或泥坑,每年5~7月产卵,将卵产于沼泽地或泥塘内,卵群成串悬于水内枯枝或水草上。刚孵化的蝌蚪适于底栖,身体短圆。


关于更多铃蟾的特点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铃蟾的特点
本文地址:http://52zhongzhuan.com/show-3168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诗界网络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诗界网络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